毕业后,我既要适应全新的工作,又要填补新知识,记忆里就慢慢地淡化了母校的存在。近来,却时常想起母校,偶尔也会触景生情,感叹岁月的流逝,毕业后的自己没能在专业优势上独树一帜,也未能迎来令人惊喜的高光时刻。然而,静心回想,母校给予我的充足养分,不仅让我没有迷失前进的方向,更促使我一直深耕细作,稳扎稳打,这才拥有了回馈社会的立足之本。
记得进入母校的那天,虽是炎热的夏季,但刚离开家的我却感觉有一阵扎心的寒意袭来。那时的校园里没有运动操场,看不到树木葱郁和花草遍地,更谈不上有曲径通幽的小道,低矮陈旧的教学楼里设备简陋,学生宿舍是八人间。与学校一条马路之隔的是一个烟尘笼罩的煤场,内外部环境都找不出一处热门的“打卡”点。直到听见学校广播电台的音乐响起,碰到亲切的同学和老师,我心中压抑的情绪才慢慢舒展开来。
入学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学好语文成了我开启专业课后的一个小目标。学习中通过深入剖析象形文字获取的新知识,深深地吸引了我,让我时常沉浸于喜悦的氛围中。那时在我看来,学好语文的另一个功能,能够让自己的表情达意变得委婉一些,可以让自己看起来更招人喜欢一点。学好语文基本功,后来还成了我学好其他科目的一个重要基础。
在母校求学之初,我曾因为难以解读枯燥的商业基础知识,上课前就在心里暗自定下指标——考试能得六十分就行。但是这门课的授课老师杨灿荣却不按常规出牌,不仅告诉我们商业基础知识考试不能以及格论英雄,他的上课方式更是别具一格。因为这位教学严谨的杨老师讲课时总是带着不苟言笑的表情,给大家留下了深刻印象,包括我在内的许多同学,在这堂专业课中一直会打起十二分的精神认真听讲。而杨老师抽丝剥茧般地讲解,无形中让我们对知识理解得更为透彻,反倒省了不少课外复习“炒冷饭”的时间。更有意义的是,因为这堂专业课,我与杨老师建立了深厚的情谊,收获了一份真挚的师生情。
在校时对珠算课花费的心血,也没有白费。虽说我所学的专业并不需要站在柜台前统计数字,但是专业面向的财会统计工作要求精准核算,不能“统计加估计”就提供决策参考。正是经过所学专业的严格训练,毕业时,我已经能熟练地把算盘当琴弦一样拨弄。因为工作后没有放弃这项技能,我还赢得了省级“快手”的称号。
上学时,还有一门政治经济学课程令我揪心。后来经过老师的提点,探索出这门课的奥妙,我才开启了对政治知识的趣学模式,从中学到了不少有用的知识。特别是踏入社会后,从母校汲取的这些政治知识养分并没有流失,反而转化为更利于我健康成长的“免疫元素”,让我懂得自觉恪守职业道德,不给唯利是图以“皮试”的机会,坦然面对职场的风云变幻。
说到校园生活,至今难忘的是母校曾经采取的分桌用餐方式,同学们能在每天就餐时轮流作为餐桌的“当家”。正如俗话所说的“吃相看人品”,当时由于这个特别的用餐方式,在这样的朝夕相处中,大家不知不觉中收获了一份纯真的兄弟姐妹情谊也锻炼了自我管理能力。大家一起吃饭,一起学习,互相交流督促,争相提升技能,不断拓宽视野,后来我们当中有不少人在踏入社会后,还成了用人单位的“抢手货”。
师生情,同窗谊,是经得起风雨考验的宝贵精神财富,它难以被其他的复杂关系所取代,这些情谊会在某些时刻发光发热,照亮温暖着我们曲折的人生路。而那些我从母校获取的珍贵养分,看似在毕业后被封存了,但它们只要遇到适合的培育土壤,依旧能从我身上开出色彩斑斓的花朵。
如今,母校办学已进入“花甲”喜庆之年,历经几十年的积淀、提升,已经转型升级“经营”了几十个专业,朝着做大做强的目标飞奔,成了面向全国招生的泉州经贸学院。现在的母校软硬件综合指标名列前茅,有办学社会成果展示的底气,而身为“游子”的我希望之后能常回家看看,重温那些在母校汲取养分的青春岁月。
——庄马炮
(作者系泉州商业学校1982届计统班毕业生,晋江法院原四级高级法官)